这是永远的世博记忆——
246个参展国家和国际组织、超过7000万人次的中外参观者……在经历180多个日日夜夜后,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大幕落下。
惊艳过后,来自世界各国的参展方将陆续返程,相信这段充满激情的岁月,对每个世博人都是一段难忘的经历。世博会留下的丰富的物质和精神遗产将深深影响我们的未来,世博会留下的美好记忆,将珍藏在我们每个人的心中。
这是一届人文、绿色的世博会。在“城市,让生活更美好”的主题下,它诠释了一种新的生活理念。无论从创意无限的场馆展示到精彩纷呈的文艺演出,从琳琅满目的科技结晶到思想荟萃的各个论坛,它提醒我们必须创造面向未来的生态文明,通过绿色、环保、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,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。
这是一届充满“世界智慧”的世博会。文化学者余秋雨称,2010上海世博会提供了一个人类不同文化和谐相处的宏伟的物态范本。它让我们感受到必须培育开放共享的多元文化,“爱其所同,敬其所异”。
这也是一届倡导以人为本、和谐之道的世博会,对此参观世博会的游客也许体会最深:
所有世博搬迁居民免费参观世博园;有居住证的外来人口,将免费赠送一张参观券,一张价值200元的交通纪念卡;
为了让游客排队时舒服一点,上海把软围栏变成硬围栏,有效避免可能出现的混乱现象;
酷暑季节,场馆前的排队处搭建起遮阳棚,用摇头电扇保持空气流通,遮阳棚顶上也安装了喷雾装置;
为了精确规划厕所数量,世博组织者特地安排近百人深入人流集中地的公厕外进行蹲点调研,对近4万人次的如厕时间进行跟踪测试,耗时75天,最后合理安排出男女厕位。
……
细微之处显精神。我们必须坚持科技创新的发展道路,建设智能便捷的信息社会,实现“有智慧”的增长和发展;我们必须追求包容协调的增长方式,注重统筹经济社会均衡发展,注重效率与公平良性互动,让每个人都能享受发展的成果。
通过世博会,中国人近距离感受人类文明的发展进程,世界则于细微处观察到一个真实的中国,乃至读懂中国。
再过两周,又一次盛会——亚洲运动会,将在中国南方城市广州举行。中国人民将再次张开双臂,喜迎远方朋友的到来。
再过两个月,“十一五”即将结束,“十二五”即将到来。这5年,将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决定性的基础。
再过8个月,中国共产党人将迎来自己的90华诞。
……
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,又成功举办上海世博会两大国际盛会后,中国人民更加信心满怀。
“以科学发展为主题,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,深化改革开放,保障和改善民生……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。”
不久前,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对中国未来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。
蓝图可期,精彩可待。